2017年钢材出口,全球市场的新格局与我国挑战
2017年,我国钢材出口总量达到1.19亿吨,同比增长14.2%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,我国钢材出口呈现出怎样的特点?本文将从全球市场、我国出口结构、贸易摩擦等方面进行分析,以揭示2017年钢材出口的新格局及我国面临的挑战。
一、全球市场:需求回暖,竞争加剧
1. 欧洲市场:受经济复苏带动,欧洲市场对钢材需求增加。2017年,我国对欧洲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18.5%,其中,对德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的出口量增长明显。
2. 亚洲市场:亚洲市场对钢材需求稳定,我国对亚洲市场出口量同比增长10.6%。其中,对印度、越南、韩国等国的出口量增长较快。
3. 美国市场: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,美国市场对钢材需求受到一定影响。2017年,我国对美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6.5%,但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出口市场的地位。
在全球市场回暖的背景下,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的主要竞争者是印度、韩国、日本等钢铁大国。这些国家在钢铁产业规模、技术水平、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,对我国钢材出口形成一定压力。
二、我国出口结构:产品升级,多元化发展
1. 产品升级:2017年,我国钢材出口结构不断优化,高品质、高性能钢材占比逐渐提高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,2017年我国出口的高品质钢材占比达到50%以上。
2. 多元化发展:我国钢材出口市场逐渐多元化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非洲、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量持续增长。其中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出口量同比增长15.6%。
三、贸易摩擦:应对挑战,维护权益
1. 美国对我国钢材征收关税:2017年,美国对我国钢材征收高额关税,对我国钢材出口造成较大影响。面对这一挑战,我国积极应对,通过诉讼、谈判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。
2. 欧盟反倾销调查:2017年,欧盟对我国钢材发起反倾销调查,对我国钢材出口造成一定压力。我国积极应对,通过提供证据、参与谈判等方式争取有利结果。
2017年,我国钢材出口呈现出需求回暖、产品升级、多元化发展等特点。在全球市场回暖的背景下,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竞争加剧、贸易摩擦等挑战。面对这些挑战,我国应继续优化出口结构,提高产品质量,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维护自身权益,为实现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
参考文献:
[1]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. (2018).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报告(2017)[M]. 北京: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.
[2] 国家统计局. (2018). 中国统计年鉴(2018)[M]. 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