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保障房建设,构建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
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,将其作为改善民生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。厦门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,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。本文将从厦门保障房建设计划、建设成果、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。
一、厦门保障房建设计划
1. 建设目标
根据《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(2016-2020年)》,厦门市保障房建设目标为:到2020年,全市保障性住房总量达到150万套,其中公共租赁住房50万套,限价商品住房50万套,经济适用住房50万套。
2. 建设规模
为实现建设目标,厦门市计划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每年建设保障性住房5万套,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0万套。
3. 建设区域
厦门市保障房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、交通便捷、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,以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。
4. 建设类型
厦门市保障房建设类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、限价商品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、限价房、共有产权房等。
二、厦门保障房建设成果
1. 住房供应充足
截至2020年底,厦门市已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0万套,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0万套,限价商品住房10万套,经济适用住房10万套。保障性住房供应充足,有效缓解了市民的住房压力。
2. 居住环境改善
保障房建设提高了市民的居住环境,改善了城市形象。据统计,厦门市保障房小区绿化率、配套设施完善率均达到较高水平。
3. 民生福祉提升
保障房建设使低收入家庭、新市民等群体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,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,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。
三、厦门保障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
1. 存在问题
(1)土地资源紧张:厦门市土地资源有限,保障房建设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。
(2)资金投入不足:保障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,但部分项目资金不足,影响建设进度。
(3)配套设施不完善:部分保障房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,影响居民生活品质。
2. 对策
(1)优化土地资源配置: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,优先保障保障房建设用地。
(2)拓宽资金来源:通过政府投资、社会资本、金融支持等多种渠道,拓宽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。
(3)完善配套设施:在保障房建设中,注重配套设施建设,提高居民生活品质。
厦门保障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,为市民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环境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厦门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,努力构建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