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钢材价格波动分析,市场供需与政策影响下的价格走势
2018年,我国钢材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。本文将从市场供需、政策影响、国际环境等方面对2018年钢材价格波动进行分析,以期揭示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。
一、市场供需分析
1. 供需关系是影响钢材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。2018年,我国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以下变化:
(1)产量方面:受环保政策、去产能等因素影响,2018年我国钢材产量较2017年有所下降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8年1-11月,我国粗钢产量为7.3亿吨,同比下降2.3%。
(2)需求方面:2018年,我国钢材需求量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、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等因素的影响,增速有所放缓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,2018年1-11月,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7.7亿吨,同比增长1.2%。
2. 供需关系变化导致钢材价格波动。由于2018年钢材产量下降,而需求增速放缓,供需关系发生一定程度的失衡,进而导致钢材价格波动。
二、政策影响分析
1. 环保政策:2018年,我国政府加大了环保力度,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,如“2+26”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等。这些政策导致部分钢铁企业停产、限产,从而影响了钢材市场供应。
2. 去产能政策:2018年,我国政府持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,关闭了一批落后产能。这一政策导致钢材市场供应量进一步减少,加剧了供需矛盾,推动钢材价格上涨。
3. 货币政策:2018年,我国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在一定程度上,货币政策对钢材价格波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三、国际环境分析
1. 国际钢材市场:2018年,全球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,但受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,部分国家钢材价格波动较大。
2. 贸易摩擦:2018年,中美贸易摩擦加剧,美国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“301调查”,导致我国钢材出口受到一定影响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政府积极应对,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,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。
2018年,我国钢材市场经历了价格波动,主要受市场供需、政策影响、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。在新的形势下,我国钢铁产业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,以应对市场变化。政府应继续实施环保、去产能等政策,优化产业结构,确保钢材市场供需平衡,稳定钢材价格。
参考文献:
[1] 国家统计局.(2019).中国统计年鉴2019[M].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.
[2]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.(2019).中国钢铁工业年鉴2019[M].北京:中国钢铁工业协会.
[3] 张晓刚.(2019).2018年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分析[J].价格理论与实践,(2):76-79.